11月5日,一个高峰论坛——2020中国东北热处理产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,为旨在发展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沈阳,送来了一场饕餮产业盛宴。
上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赵振业,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理事长佟晓辉教授,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闫牧夫,东北大学教授王磊分别以“热处理与中国梦”“中国热处理行业‘十四五’规划及产业政策解读”“金属热扩渗组织结构纳米化及Bi准同步淬火理论和技术”“耦合场技术在金属热处理中的应用”为题,作了精彩演讲。下午,北京华翔电炉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沈阳东大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魁汉等12位企业家及学者,围绕着热处理产业、技术及产品发展及未来,用生动案例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。来自东北三省,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10个省市热处理企业、科研院所代表160余人出席了论坛。
东北地区热处理行业最高的一场盛会
这个东北地区40年来规模最大、档次最高的热处理行业高峰论坛,辽宁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、东北大学教授王磊坦言。
直击“高峰”两字:面向国家高质量发展未来,以全球视野、国家战略高度,用院士及知名教授最新研究成果,形成了国家级的会议,聆听之后让外行人也能明白:热处理产业是高端装备中的关键,清楚了流行的热处理技术,知晓了中国行业短板,清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。
另一方面直接“地气”:会议参加者主体是一批急于改变企业现状的企业家,他们非常深度掌握热处理产业政策,希望获得最新技术的支持,特别想开拓海内外市场,会议提供交流平台满足了这个市场需求。因此,论坛座无虚席,代表交流热烈,收获颇多。
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,论坛干货满满,不整景不造势不忽悠,太过瘾了!太解渴了!沈阳中金模具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仲宁感慨不已。
论坛开始,这次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辽宁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王磊首先致辞。他说,高端装备离不开先进热处理技术。面对百年之大变局的世界,中国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其中就包括热处理技术。在装备制造强国建设的大潮中,东北热处理人要勇于担当、不断开拓进取,为这个伟大时代做出贡献。
中国热处理学会秘书长李俏致辞。她指出,此次论坛成功举行,展示了东北三省热处理产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,希望论坛办成中国热处理行业的品牌。她还介绍了中国热处理行业举行的一些活动,如正在撰写中国热处理行业2035路线图,并准备创办全国热处理工程师大学等。
高端装备受制于人,热处理技术落后是主因
把复杂的技术问题简洁化,让人瞬间明白并记住,非有大师之功不可。中国热处理行业翘楚赵振业院士的演讲,就是生动的例子。
他的演讲分三部分:创新热处理技术、落地热处理产业、探索热处理新理念。
赵院士的演讲切入口是两个百年中国梦。他说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,必须靠科技强国来实现。科技强国包括内容很多,如航空强国、材料强国、制造强国和热处理强国等。热处理强国也是强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。他用简洁语言论述了热处理内涵:借助加热、冷却控制相变与微观组织,获得极限性能的科学技术。就此,他提出热处理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科学,再好的热处理技术不能被应用也不是好技术;热处理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,控制相变与微观组织,就会直接带来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。
发展热处理产业,他提出要瞄准关键构件,这是高端制造的核心。关键构件目前有三大类即:转动件、传动件和主承力件。叶片、盘、轴、齿轮、轴承、起落架、对接螺栓等是三大关键构件具体内容。因为决定零部件的主要功能,体现产品寿命和可靠性,这些构件失效就会导致灾难性后果。他举例说,无论飞机解体、火车出轨,还是吊车倒塌等,对接螺栓失效是主因。
赵院士特别指出了轴承是高端装备制造核心,目前全球高端轴承市场被8家跨国公司所垄断,中国高铁轴承100%、中国轴承高端市场80%被则被5家跨国公司所垄断。被国外垄断技术原因并非轴承技术高不可攀,更多是因为我们热处理技术相对落后。
赵院士提出关键构件优秀标志:形成全寿命期无故障服役。达到这个目标,需要用包括表层硬化和形变等技术在内的先进热处理技术完成,用以提高产品的极限性能。
赵院士提出了热处理产业化的目标是占领市场,构建核心竞争力。核心竞争力包括三大要素:掌握高技术,形成规模,产生经济效益。
赵院士提出,发展热处理技术我们要树立信心,努力把热处理技术提升到世界水平,最终为两个百年中国梦实现做贡献。
补齐短板,向服务型制造迈进
佟晓辉教授的演讲,内容翔实,即描绘了中国热处理产业发展进步史,同时娓娓道来报告了中国热处理家底,更重点地介绍了中国热处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,让与会者胸中有数。
佟晓辉教授介绍,中国现有热处理加企业和车间大约1万个;全国拥有热处理制造设备20万套,从业者30万余人,年销售规模为120亿元左右;中国热处理设备80%实现了国产化,热处理装备有完整的制造体系。
佟晓辉教授指出了中国热处理技术的差距和短板:先进热处理技术配套的软件基本由国外提供;处理车间的MES系统还是一个空白;航天航空等关键构件用大型真空热处理设备还要进口;高端热处理核心设备、环保设备等还依赖国外……据此,中国热处理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,以围绕高质量发展为目标;以绿色热处理为基本原则;以数据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为技术手段,以服务型制造,推进热处理产业链现代化。具体中国热处理产业“十四五”规划的重点工作为,1、补齐热处理工业“短板”。2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基础技术装备研发及推广。3、重点开发推广数字化保温罩转移式大型井式炉。4、推动智能化热处理车间建设。5、培育骨干企业。6、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。7、紧跟“一带一路”扩大国际市场。
更新观念,实现热处理技术突破发展
热处理论坛,核心是技术,两位教授的演讲让这场高峰论坛的技术味道特别醇厚,成为引领行业的风向标。
哈工大闫牧夫教授,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作开头,他指出制造强国的标志是高端装备自主制造,高端装备要求关键件具有长寿命和高可靠性,热处理和表层改性技术担当大任,热处理创新人才则是保障。
闫牧夫教授重点介绍了哈工大推出了《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技术路线图》。作为中国热处理专业发源地,哈工大推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这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定位于新材料与高端装备;确定培养理念为厚基础、强融合、重突破;提出培养目标为掌握技术设计原理和方法,推出热处理与表层改性突破性技术及设备,支撑新材料研发应用,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制造。他透露,工程化博士可以直接评定为高级工程师,认证正在协商之中。
闫牧夫教授还以“热扩渗组织结构纳米化及等Bi准同步淬火理论”为题,突出介绍了自己团队聚焦珠港澳大桥、飞机、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,实现了现有热处理技术突破,创立抗疲劳热扩渗技术设计方法和热扩渗晶粒纳米化理论,建立了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控形多尺度仿真技术设计平台,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。
东北大学王磊教授“耦合场技术在金属热处理中的应用”演讲,直抵热处理技术核心问题。他指出材料对人类有突出贡献,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强度和韧性提升的重要手段。
王磊教授重点介绍了耦合场热处理技术,即把传统加热改变为热+微波、电场、超声波振动、脉冲、微重力场等处理,可以改变相变,影响自由能等可以诱发变形,实现技术新突破。他用大量实验案例说明了耦合场热处理优势,提出耦合场在金属热处理中大有作为。他特别强调要改变观念,开发新的金属热处理技术。他说,形成产学研用与多学科的合作体系,是热处理技术突破的关键点。